装载机配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装载机配件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机械-2017年中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

发布时间:2021-10-26 08:56:42 阅读: 来源:装载机配件厂家

【中国包装网讯】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1个重大转型期,突出表现是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效益降落。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比2000年至2012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降落了1半以上。很多服务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和效益也处于较低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正是捉住了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实体经济是1国经济延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2015年,我国人均GDP到达7924美元,依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到达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距离高收入国家门槛还有1定的距离。

从国际经验看,在类似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各国都经历了服务业比重延续上升、2产比重相对降落的进程。比如,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在这1阶段2产比重都有所降落。但是,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看,虽然在这1阶段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降落,但制造业都保持了延续增长,其国际竞争力保持了稳步提升,出口比重也呈增长态势。例如,在这1阶段,法国、日本和韩国的2产增加值有明显提升,而且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方面的出口比重绝大多数都有明显提升。

制造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1是由于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离开了高水平的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这也是许多小的发达国家,不管整体范围多小,1般也都有少数在国际上能够占有1席之地的制造业部门的缘由。2是由于制造业是全球贸易的主体,在当今开放格局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之外封闭运行,而服务贸易相对范围较小,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是1个国家全球竞争力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转型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进入1个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侧重大的挑战,传统增长模式遭受瓶颈,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困难。1是后发国家低本钱和发达国家再制造化的两重挤压。随着人工、土地、资本等各方面本钱的快速增长,最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总本钱呈延续上升趋势,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产业配套要求较低的企业已开始向东南亚等劳动力本钱更低的国家转移。另外,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制造业的回归和振兴,例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战略等,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低端和高端两重竞争压力。

2是实体经济的新增长空间转向质量和品质提升,这要求制造业的增长模式加快转型,从范围扩大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最近几年来,我国产品数量增长对实体经济的拉动能力已明显减弱。与此同时,居民对消费品质量的提升需求正在不断显现。1个突出现象是海外购物快速发展政府拆迁违法怎么处理。有关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居民境外购物超过1万亿元,2015年超过1.2万亿元。适应这类需求的变化,要求制造业增长模式进行根本调解违建怎么做不被强拆

建想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是当务之急

建想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是释放国内消费升级潜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想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这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消费升级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释放,很多扩大消费的措施惠及了国外厂商或进口商品,国内企业的受益面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不足。市场信心不足导致很多行业堕入“低质量骗局”,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商品,但消费者不敢相信、不愿出高价购买,终究企业只能生产低质量产品。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创造1个法治化的、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修建1个对消费者更好保护、让消费者“放心买”的市场环境,让生产者能够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获得溢价,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放心、安心的合格商品,这样将鼓励企业家不断创新创业,有效释放国内消费者的巨大消费需求,有力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

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设计,将有力促进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再次振兴。

“中国制造2025”致力于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水平。“中国制造2025”提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并具体提出了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构成1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利用等1系列措施,这些都将有力促进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制造2025”将促进中国制造紧跟世界制造业发展前沿,其实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当前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1轮产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发展智能制造。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正是加快推动新1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会发展,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进程智能化,培养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聚合裂变,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中国制造2025”致力于打造1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将有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协同发展能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的10大领域,包括新1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级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这些都是前沿性、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新兴产业。历史经验表明,以重点高技术部门的集中突破,对全面提升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上述前沿产业取得突破,将有效带动我国制造业其他行业升级,实现协同发展。

“中国制造2025”致力于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品牌对企业来说,是投入、创新、荣誉和责任;对消费者来说,是信任、安全和质量保证。“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的路径,包括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和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进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等。这些举措的顺利实行,将会进1步打造1大批被国内外市场接受与认同的知名品牌,并带动品牌企业加快发展。

制造业的竞争不单单是本钱竞争,更是人力资本、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容量的综合较量。我国作为1个发展中大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充分的人力资本优势,还有集中气力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完全有能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到达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目标。经过1段时期的调解和转型,我国制造业也必将进入新1轮振兴发展的历史阶段。